马晓静,2010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加入金海教授实验室,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安全与多媒体数据智能安全处理。她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并在包括CCS、ACM Multimedia、TCSVT、TETC、TCC、TOMM等在内的国际高水平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马晓静长期担任自科基金通讯评审,也是ICML、CVPR、AAAI、TIFS等国际一流会议与期刊审稿人。
求学路上,
与多媒体安全结缘
2005年,马晓静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攻读信息安全方向硕士学位,在研究生信息隐藏课程上,她被骆婷老师的授课打动,燃起了对多媒体安全领域研究的兴趣,自此与多媒体安全结缘。之后出于兴趣与学术追求,马晓静选择硕博连读,继续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信息安全专业博士学位。
求学期间,硕导崔国华老师纯粹、潜心追求理论研究的言传身教坚定了她的科研信念,使她重视学科基础学习,始终以严谨认真、坚持不懈的态度面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博导李芝棠老师,时任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计算中心主任,十分重视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受李老师影响,马晓静在多媒体安全领域进行探索时也会充分考虑到实际场景,不桎梏于“为了研究而研究”的围城,而是更多从实际应用场景中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她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具备实用性,在未来进化为落地应用,真切的为现实生活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秉承着这样的科研理念,在硕博连读期间,马晓静凭借着过硬的实力和不懈的努力完成了多篇论文,其中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TCSVT的论文,对视频信息隐藏领域解决嵌入失真漂移问题提供了建设性思路,成为她在该领域代表性工作之一。
自我提升,
深耕多媒体数据智能安全
2010年,马晓静博士毕业后留校并加入金海教授验室,结合自身兴趣与实验室优势,她将主要研究方向定为多媒体数据智能安全处理。实验室众多优秀老师让她感到压力与动力的同时,也让她认识到自己在国际化视野方面的差距,坚定了她自我提升的决心。2013年到2014年马晓静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2015年马晓静入选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访问。多次的访问学者经历开拓了她的国际化视野,也为她打开了更宽阔的科研视角。
加入实验室的10多年来,她不忘初心,始终立足于实际需求,深耕多媒体数据智能安全方向,坚持做高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发现并解决了多个鲜有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包括CCS、ACM Multimedia、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等在内的国际高水平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在多媒体数据隐私保护方面,针对监控视频像素域隐私保护算法在现实应用中面临不可逆和处理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监控视频隐私区域可逆保护方法,显著提升了实用可用性;在监控视频隐私受保护的数据处理方面,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对隐私保护和内容检测的多样化需求分别设计了不同隐私泄漏程度的方案,实现了隐私泄漏程度参数可控;在多媒体数据隐私计算方面,针对多媒体数据隐私计算使用同态加密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和密文膨胀问题,首次提出混合加密融合数据压缩框架;在人工智能安全方面,针对实际应用中深度神经网络极易受对抗样本安全威胁的问题,首次提出中间特征隐蔽性的概念,并提出首个具中间特征隐蔽性的新型对抗样本构造方法;基于3D建模构造物理世界对抗口罩,发现某广泛使用的应用存在人脸识别授权漏洞,及时提交至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
除此之外,马晓静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和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收获成果的同时,她认为更重要的是自身得到了长足的提升,在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学生指导,项目申报与国际交流等方面都收获了更丰富的经验,同时科研信念更加坚定,为更深入探索多媒体数据智能安全领域提供了强大动力。
传道解惑,
引导学生踏上求知之旅
留校后马晓静开始担任讲师工作,在科研之外多了一重教学的重任,主要教授《多媒体内容安全》、《多媒体数据安全》、《信息隐藏》等课程。教导学生时,她并不拘泥于老师对学生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而是使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授课内容也往往是以实际应用作为切入点,文字与多媒体等教学形式混杂,生动有趣。除此之外,她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课堂上常使用启发式方法,希望以此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思维习惯。马晓静生动有思想性的教学内容深受学生认可,于2016年荣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在对研究生培养方面,马晓静秉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理念,给予学生最大的学术自由同时提供细致深刻的指导建议。马晓静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和微软亚洲研究院交流访问期间,有感于密苏里大学课题组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微软亚洲研究院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回校后她将同样的指导方式应用于自己的课题组,在研究内容上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充分讨论和细致指导,并设置每周时间固定的论文分享会以供学生分享有价值的论文并畅所欲言交流学术意见。在马晓静亦师亦友、细致真诚的指导下,学生成果斐然,在CCF A类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博士生贺超翔于2021年在安全领域四大顶会之一CCS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这也是实验室首篇发表在该顶会上的论文。
新征程,机遇与挑战
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并入驻武汉市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建立为从事网络空间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机遇。作为网安学院师资力量的一员,马晓静老师也将把握机会,担起建设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重任,尽己所能,从实际出发,秉承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目标,继续在多媒体数据智能安全领域深耕探索。守初心,怀热忱,做科研路上埋首探路人,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穿过丛林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我也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