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国内IT技术精华文章,分享IT技术精华,帮助IT从业人士成长

关于写作的一点思考

2020-07-06 01:09 浏览: 1339360 次 我要评论(0 条) 字号:

今年开始写公众号,最初是想通过写点东西辅助招聘(真的很缺人)。几篇以后发现效果并不好,但“写作”这件事情却是断断续续坚持下来了。 

这背后有些自觉有意思的思考,希望通过本文做一个梳理和总结。 


写作

如果写技术博客也算写作的话,那我已经写作十几年了。

刚开始啥也不懂,一个简单的知识点(比如ASCII码表)也写一篇,又或者觍着脸从别的博客转载过来,自己还挺开心 —— 看,又多了一篇。

最近几年我意识到,写作其实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把之前输入的知识串到自己的逻辑链上,从而可以很好地把这些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在写作时我还常常会发现,很多知识点原来并没有吃透。为了把它们写出来,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学习、夯实。

比如之前发的这篇《踩坑记:go服务内存暴涨》,其中 MADV_ADVISE 和 MADV_FREE 这些知识背后的细节也算是现学现卖的,通过写作把它吃透,加入了自己的知识库。

文章被分享后,常会收到很多建设性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他人的知识,还通过和他人的对话进一步强化或修正了自己的逻辑链。

越写收获越多、收获越多越愿意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循环


视角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提示自己要注意写作的视角 —— 要充分认识到知识的诅咒。我把它简单理解成“你知道的东西都会觉得简单、不知道的就会觉得难”。

比如快排这个算法,大一的时候我花了很久才想明白它是如何在数组里做原地划分的;而一旦想明白了,就会觉得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两个指针加一个临时变量来回捣腾。

有鉴于此,我们往往是很难完全以新手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相信你也注意到,现实中很多高手在实战中很厉害,但是却不擅长教导别人(因此知识的诅咒也称为“专家盲点”)。

这对我的启示是,不要因为觉得某个知识太简单就不写了,实际上越简单的知识能帮到的人越多(所以知识付费大卖的课程往往都是比较简单的课程)。这一点在团队的文档建设中尤其重要。


可读性

另一方面我也在努力提高行文的可读性

首先,在写作时我会尽量避免思维跳跃,如前所述,有很多自己觉得显而易见的知识点,对于新手往往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为什么我们在高数课上容易犯困?因为一旦有个知识点没有衔接上,后面的逻辑都变得无法理解;而对于持续输入的无法理解的信息,大脑只能罢工了。

因此我宁愿行文时啰嗦一些,多补充相关细节。

其次,如果不是严肃话题,我会想办法提高内容的故事性,并选用轻松活跃的措辞

人类大脑保留的动物性有两个体现,一是喜欢听故事而不是冗长乏味的逻辑推演,二是喜欢即时反馈(给我一袋瓜子,我能磕一个下午)。

这使得今日头条和抖音这样提供即时满足感的app能够如此大行其道,虽然一鸣同学对ByteDancer的要求都是延迟满足

具体到写作时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在文章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些段子、表情包、埋包袱,都可以提高阅读体验,从而提升阅读完成率。

为了制造效果,甚至可以考虑植入一些无伤大雅的错误,比如端午节的月饼和中秋节的粽子。 

此外,还要尽量避免大段的文字,以避免对阅读者造成视觉上的压迫感。 

这也就是这句话要换行、以及隔一段起标题的原因。


分歧

禅宗有云:不立文字。

文字是思维的投影,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丢失一些无法用文字描述的信息。

而阅读则是这个投影的逆过程,因各自阅历不同,每个读者又会融入自己的独特见解。

因此读者很可能无法准确了解作者想表达的含义

另一方面,即使读者能够理解,往往也会有自己的不同观点。

因此存在分歧属于正常情况,但随之而来的反馈却往往大相径庭。


建设性的反馈

对于这些分歧,有些人会给出建设性的反馈,通过友好而理性的表述,将自己的疑惑或者反对意见表达出来,并且给出自己的理由。

我喜欢这种反馈 —— 有时对方正确,有时我正确,又或者都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但只要双方都怀着最大的诚意,通过充分的沟通和探讨,也就是建设性的讨论,最终可以达成一致或互相理解。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形而上学的问题并不总能达成一致,讨论双方都应当有这样的预期。

这种问题的特点是,各自的观点或结论不具有可证伪性,比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否应该凡事都相信科学等等。

还有一些情况,比如“如何面试候选人”,现实中不具备可靠的方法来比较各自的观点的优劣,因此也不具备完全达成一致的基础,讨论中就应注意求同存异,而不是升级为对抗性的说服。


破坏性的反馈

另外有些人倾向于给出破坏性的反馈:一旦感觉和自己理念或逻辑有冲突,就上头开喷。

比如“废话太多,一句话掰开十句话说谁都会”,不考虑作者的用意,只凭自己喜好逞口舌之快;又或者“这个需求就是有病”,不考虑问题的背景和受到的现实约束。

他们试图从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出发,用居高临下的视角来评论以体现自己的正确,因此也放弃了可能对自己有收获的部分。 

对这种反馈,最好的办法是不去理会,因为不太可能形成建设性的讨论。

还有些稍好,在反馈中会给出详细的意见,但是语气很重,或通篇透露着只有自己掌握了真理的自信。

理性一点看,这种反馈也有所助益。但人毕竟是感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出于被认可的需要和避免自己认知失调,人的本能是进一步的带着情绪的反驳,因此后续讨论很容易会陷入互相攻讦,最终使得双方进一步分道扬镳。

想要克服这种反驳中夹带的情绪,得通过不断的自省和训练来达成。

这一点也是我还需要改善的地方。今年文章尽管都只有两三千字,但我每次都花费几个小时反复推敲措辞,才形成自己满意的版本。

对于轻佻、不负责任的评论,难免引起情绪的波动;但这都是在这条路上成长必然会遇到的,也给我提供了自省和训练的机会,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体验。


收尾

所幸禅宗终究是随着文字流传了下来,这也让人对文字的力量更有信心。

最近发出的文章,收到了很多点赞、收藏和感谢,相信这些读者或多或少从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内容,这也是我持续写作的一个动力来源。

最后用一句话自勉: 

唯一没有瑕疵的作家是那些从不写作的人。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我也要评论

发表评论

*

* (保密)

Ctrl+Enter 快捷回复